今天下午,一对离婚案件网上开庭,法庭审理后,男女双方“各自飞”。
今天下午,我打开“云上法庭”,输入“跨越码”,便进入了网上法庭。昔日同枕共眠的两个人,此刻分别被千山万水阻隔,仅凭网络维系着最后一次相遇。声音出乎意料的清晰,如同往日割不断的怨怼。庭审结束之时,双方均在调解笔录上签字,我作为原告代理人同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调解协议是这样的:两人自愿分手,所生的三个孩子中,两个由原告抚养,另一个法定的抚养权归被告,但随原告一同生活。被告承担三个小孩每月共3000元的抚养费,小车归被告,银行欠款也由其负责偿还。就此,一段持续了十二年的婚姻画上了句号。
这对夫妻,起于2013年正月初六,俩人经人介绍相识,2014年2月7日正式办理结婚登记。婚后,男方入赘至女家居住。陆续生下三个小孩。起初的日子尚能凑合,然而被告的一些不良习惯使婚姻不断陷入低谷。男方缺乏家庭责任心,使家庭重担落在原告身上。尤其难改的赌博恶习,使家庭负担越来越重,以至债台高筑,成了家庭沉重的包袱。夫妻之间也滋生出难以愈合的裂隙。自此,两人长期分居,至今已分居逾两年,而且双方断绝了所有联系,连微信、电话都互相拉黑,音讯隔绝。女方早已如孤雁远飞省外谋生,彼此连面容都模糊于记忆中,不再相见。婚姻只剩下一具枯槁冰冷的躯壳。
去年11月19日那通电话录音里,男方一句承诺曾如轻风掠过:“过年以后,答应你离婚的要求。”——然而这终究未曾兑现的应允,如今倒成了证词,反而指认了这婚姻无望的终结。真正的爱情是两情相悦,而非一厢情愿的死缠烂打、紧抓不放的执念;单方面的执拗即便再深,也无力缝补已然裂开、碎成齑粉的心。因为原告已有了无比坚决的念头——离婚,坚定不移!
当双方最后在屏幕上签下名字,那几页协议就是确认“死亡婚姻”的心电图,字里行间只剩无声的终结。云上法庭的神奇跨越码,竟引渡他们通过了这人生最晦暗的一道水程,抵达彼岸时,已各奔东西。 “云”端落笔处,那曾经被期待充满的婚姻名字,如今却变成了自愿离婚的法律标签。一纸协议轻如薄纸,却沉重得足以压垮十二载春秋,只留下:离散的归途,以及注定飘泊的远方。从此,两列背道而驰的列车,各自奔向远方 。
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