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特区报发表我司蓝山经理的文章:
《和谐也是企业的竞争力》
深圳特区报发表我司蓝山经理的文章,题为《和谐也是企业的竞争力》。全文如下:
和谐也是企业的竞争力
在企业,有一句名言:“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”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和谐也是生产力。企业是面向五湖四海的宾客开放的,繁杂的服务链条决定了和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在服务过程中,任何一个不和谐音符都有可能导致顾客的不满甚至是投诉,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形象和经营的成败。建设和谐企业,符合企业和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。企业同员工是休戚与共、荣辱相连的关系,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、和谐融洽、安定有序的内部良好关系,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,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力。 团结生和谐。团结主要表现为员工队伍的整体和谐与协调。要树立大家普遍认同的理念和价值观,改善和化解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,同心协力,协同作战,这是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。企业内部的和谐是企业和谐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。要达到企业内部的和谐,首先应先强调协调,包括:组织结构、生产实施过程、利益分配、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各个方面。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具有协调的观念,正确引导企业成员具有全局性的协调观念,使个体的行为符合企业目标,以此达到上下团结一致的目的。 效益保和谐。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,提高员工生活水平,这也是每一个管理者不懈追求的目标。要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,首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,注重企业各方面协调发展,构建和谐企业。以和谐促效益,以效益促和谐,使企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。单纯追求效益,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,是企业的短期行为。实践证明,和谐是效益的基础,效益是和谐的保证,两者互为因果,互相促进。只有一手抓效益,一手抓和谐,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,员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,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。 关爱促和谐。员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,又是“和谐”的创造者,只有企业与员工和谐了,企业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。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,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,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注意倾听员工的呼声,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,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,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。其次是要坚持“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”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积极营造员工各尽所能、各得其所的工作环境。同时,要积极为员工之间交流搭建平台,促进员工之间互相尊重、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,和睦相处,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,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。 管理创和谐。和谐企业的本质是管理规范、凡事有规可循。企业作为产生利益、分配利益的主要场所,也是各种矛盾多发地。只有制定公平、合理的分配方案、管理章程,才能做到利益分配的公平、公正,才能从根源上预防和解决各种矛盾。制度建设应当成为和谐企业的建设重点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成员工对顾客的和谐服务,和谐的服务需要管理人员将必要的权力、信息、知识和报酬赋予服务一线员工,让他们主观能动地、富有创新地工作,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和谐的管理和服务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有关的信息、知识和报酬的共享,使员工对企业和客户有较充分的了解,并因此备受激励。 和谐出战斗力。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下,员工的思想是活跃的,态度是积极的,和谐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工作激励。和谐的管理就是让服务员工拥有发言权,并且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企业的“主人”,感到工作非常有意义。一方面,员工会更加热情地对待顾客;另一方面,员工可以为服务活动出谋划策。“和谐”意味着融洽,意味着尊重,意味着舒心,意味着激励,也意味着自律。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,在和谐的服务氛围下,基层员工往往随时准备提出自己的观点,提出新的服务想法和意见,对“我们的工作怎样做到最好”拥有发言权,这样,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企业服务质量。(速记、深圳速记、深圳速记培训、速录机)
|